属性对于C语言之前的编程语言比较陌生,C++之后的编程语言更多会采用。编程语言的属性分为两种:一种是成员变量的外在特性,一种是给编译器提供的可选信息。
属性的本质
编程语言属性并不是有新的实现,本质上是读或写方法。
- C#中定义可读写的Sex属性,会自动创建get_Sex和set_Sex方法。如果你再次定义这两个方法,编译器会报错。
error CS0082: 类型“XXX”已保留了一个名为“set_Gex”和“set_Sex”的具有相同参数类型的成员
编程语言属性的由来?
这里提到的"属性"是指对类字段封装,而非某些编程语言表征函数特征。在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来看,ObjC是支持属性最早的语言,不过最早Simula语言已经有提出"属性"概念,只不过它和类字段或变量更接近。
- 最重要的原因是,类成员读写操作会产生冗余代码,属性可以缓解。
不同编程语言的属性
- ObjC: 支持属性较早的编程语言,使用@property和@synthesize声明和自动生成属性get/set代码。
- 例如person对象有一个age属性,[person age]或person.age都代表获取age属性,person.age = <value>或[person setAge: <value>]都代表设置age属性。
- C++:C++11开始引入了属性,并不是用于成员变量,而是给编译器提供信息,例如揭露函数是废弃的。
- [[deprecated("The function is deprecated")]] void test();
- 属性功能在Java/C#早期版本就有支持,C++是借用。
- Java默认不支持类成员属性,需要手动写set/get方法模拟属性读写。
- C#和Swift属性都可支持get/set可选属性。
Swift还提供类型属性和静态属性,可为class而非实例提供属性读写,静态属性将不支持子类重写。当然,本质上,这两种属性都是“全局变量”。 - Python提供类属性的hasattr和setattr判断类或者对象是否存在某个属性,并修改或新增属性(如果不存在)。